抖音的“押题”之道
传统春节内容企划模式具有一定的延迟性。而让平台创作者参与节目创作也并非新事,B站的拜年纪就是一例,站内反响也很好,难题是圈层文化的大众传播。
很显然,“抖音新春特别会”把新春内容创作再往前推了一步,在筹备过程就充分收集用户需求,精准洞察大众审美偏好,给节目积累原始话题度的同时,也把用户期待一步步拉高,正片上线时何愁热度。
从筹备过程看,@陈星越、@晴朗、@王七叶、@七颗猩猩、@刘大悦er这五位创作者作为策划大使非常适配。一来,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短视频创作者,且对行业生态和用户兴趣点有很深了解,甚至本身就是“热点制造者”。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快速准确地搜罗过去一年的热点,并在节目中以适当的方式call back做出回应。
二来,他们的粉丝基础也可以帮助节目组迅速征集网友建议。陈星越收到特别会节目单时,就曾在抖音征集群众意见。在特别会的评论区,就有高赞感慨“陈星越说的事实现了!”
现在复盘,她和网友当时的很多想法都在最终的“抖音新春特别会”上有所体现。比如主包颜安带来了数字魔术,朱铁雄用国风变装狠秀了一把,酒鬼大人和朋友们过了一个热闹的春节。“抖音新春特别会”做到了对用户意见的积极吸收和从善如流,这才是它受欢迎关键。
从内容构成来看,“抖音新春特别会”有相当一部分节目就是创作者自投。其中既有声名远播的创作者,也有素人生活片段的参与。抖音新春特别会则用后期包装充分保留了每个节目的效果和亮点,真正通过不设门槛、快乐真实、简单朴素确立了晚会的氛围和基调。
四大篇章层层递进的排布,“特别会包饺砸”是用具有抖音感的方式解构致敬传统联欢会,奠定欢乐有年味的节目基调;“特别会整活儿”是对平台热点的回应,也是抖音创作者们的创作才华的全力展示,“特别会串门儿”展现的是抖音里过年的多种可能,是想象力上最飞扬不拘的一章。而“特别会拜大年”则是整台节目的情感高潮,赋予了用户“被看到”的情绪价值,也为这台欢乐有梗的节目增加了一抹温情色彩。
春节内容,打破“限定”
过去几年,许多互联网平台的春节营销,都把更多重心放在了互动层面。但互动与内容本就相辅相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好平台自身特色,打造内容破局,成为了解题的关键。
以“抖音新春特别会”作为案例,不难看出抖音立足于自身内容生态,打造了一个充满社区氛围的舞台。去中心化时代如何满足用户需求进行深度交互,“抖音新春特别会”给出了自己的答卷:为创作者搭台,为普通用户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