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老伴是豪门》的胜利,是乔一乔所负责的项目的胜利,更是短剧于年轻人职业理想的胜利。
正是短剧的出现,成就了「剧本一哥」本能,「短剧一姐」马秋元,让倪虹洁尝试了短剧,还有陈宣、乔一乔这些制片人们在短剧中,收获了新价值,新成绩。
真正的增量,真实的需求
网络视听协会报告中提到,目前微短剧的岗位种类很多,包括编剧、策划、版权商务、制片、导演等,通过四大招聘网站数据了解到,正在招聘的岗位近9000个,而多种短剧职业的平均工资超过1万元,有的更能达到2万元以上。
丰富全面的岗位信息,意味着一个市场的繁荣,这是新增和需求所造就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今繁荣的市场背后,是哪些新增量在发力,又是哪些真实的需求在铺垫着新增量?
通过视听协会的报告,我们试图总结出2024年短剧所出现的新增量:
第一,收入渠道的多元化。在2022年和2023年,短剧行业正处于爆发期,从业者们多数都是赚快钱的想法,到了24年,新增了不少发行渠道,各家短剧公司有了更多盈利渠道,市场竞争机制更加健全,精品内容成了各家品牌长线发展的核心要求。
据丰行文化创始人李涛表示,「变现渠道在增多,如免费模式和端原生模式的出现,制作方有了更多发展空间。在端原生模式下,我们不再完全依赖投放,优质内容可以依托自然流量获得关注,比如自建账号,针对题材精准推送,大程度降低成本。」
第二是,短剧内容生态的变化,精品化内容,女性题材和去“霸总”标签,正从横纵向的拓宽着短剧创作空间,以广电总局发布的微短剧内容要求作为底线,进行一系列正向创作。
第三点就是中老年题材了。以《闪婚老伴是豪门》为代表的中老年题材的出现,作为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题材,为整个市场带来新创作方向,也让外界重新认知了短剧所暗含的潜力。
微短剧不只是娱乐化手段,它能对各个群体提供精准的情绪价值,尤其是可以为孤独的中老年人带来感情陪伴和精神寄托。据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有55.6%的中老年人比较满意微短剧,25.6%的人非常满意,只有0.6%的中老年人不满意。
中老年市场的内容需求是切实存在的,而短剧内容天然的敏锐性和高频性,保证对目标用户捕捉的精准度。
用情绪精准敏捷的短剧挖掘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市场需求,再继续填补空白市场,短剧赛道正无限的扩大,从而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高来高。短剧的社会价值一再被证实。
正站在内容消费舞台中央的短剧,经历了一场场考验,验证了一个个价值,也培养了一个又一个内容人才。
多年以后,已经人到中年的本能、马秋元、乔一乔们回首当年做短剧的那些年,应该会感谢曾经拼劲全力抓住时代机会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