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剧领域,“短剧F4”刷屏社交平台,柯淳、何健麒、曾辉、马小宇以惊人速度积累粉丝(本周我们也将报道短剧演员上桌、粉圈成型、反套路运作的现象,敬请期待)。相比之下,长剧市场里的男演员则显得格外困扰,他们游走于双男主剧、垂类悬疑剧、现实主义国民剧与女频古偶剧之间,筹谋着或快速或稳妥的上位路线。
这里面有张凌赫、丁禹兮、何与三位,剧外给虞书欣新剧包场继续争做“赘婿”;有张晚意在《似锦》“恪守男德”;有邓为在剧内外尽显“撒娇男人最好命”的本领……
很明显,这些男演员以“爱女形象”或“赘婿内核”赢得女主角的爱与女性观众芳心。这种“为爱托举女演员”的角色定位,在当前的长剧集生态中反倒成为男演员打开国民度的有效路径。
与此同时,“去耽改化”的双男主人物关系也逐渐成为各类大众题材剧集中的“时尚单品”,一部分腰部男演员,难免走上这种“爆款制造机”的路径。
冷门题材剧《燃罪》主角为两男一女的“铁三角”配置,偏偏女性观众对张云龙与代旭的角色关系嗑到飞起。《白色橄榄树》的男二演员王天辰与男三演员古子成,从默默无闻一跃成为机场被粉丝围堵对象,双人杂志销量超越大部分上升期同行。
这样的好处在于哪怕剧播的效果一般,还能凭借“小圈子大声量”的双男CP,为整部剧留下点被讨论的痕迹,男演员也不算“无效播剧”。
没在剧中“讨好”女性角色,但在剧外“讨好”了女性观众,总有一种方法能让男演员“上岸”。
小娱曾经报道过,随着大剧开机的减少,整个长剧演员市场只能容纳160人的生存规模。反而是短剧市场,短剧男演员依赖滤镜和节奏打造极致“嗑点”,将传统霸总型、男友型市场吃干抹净。于是乎,长剧男演员越来越成为女性剧中的辅助型伴侣,或是女性成长线上的“情绪出口”。
爱女系、赘婿系、双男系、这些长剧男演员的选择,是在短剧挤压下的长剧市场对 “男演员定位”的重新分配。他们还有别的选吗?
(文中受访者大易、新悦、塔塔皆为匿名)
剧内娇夫、剧外赘婿,男演员的“上位踏板”
在剧集创作高度类型化、制作周期不断压缩的当下,“题材”早已不是演员个人偏好、公司定位的产物,而是一套嵌套在平台策略、成本控制和项目可执行性中的系统性分配逻辑。
当我们谈论男演员能靠什么上位,其实是在问“哪一类题材真正拥有主流平台资源、可复制的话题空间和足够宽广的受众接受度。”答案无疑是女频剧。
女频剧的叙事结构本质上是情绪驱动型,它并不要求男性角色具备完整的成长逻辑,而是强调“能否顺利承接女主的情绪张力”。某种意义上,男演员在这类剧中的位置越“辅助”,被看见的机会反而越高。女主“能爱谁”“愿意爱谁”或者哪位男性角色“更懂得爱女”,观众就愿意为那个男性角色赋予注意力。
这种“情绪托举感”催生了如今被称为“赘婿型男演员”的常规角色结构,他们戏份未必最重,但与女主形成的反差、顺从、情绪依附,足以成为剧集传播中的主流嗑点。对男演员而言,这种类型的剧是起效快、容错高、能迅速获取国民好感度的稳定型赛道。
更重要的是,平台也倾向于投放这类项目。它们更容易通过制造男女主CP之间高密度互动的场域,打通女性市场、推动社交媒体传播。对于渴望提升曝光的男演员而言,进入女频剧,不只是接一个角色,更是在借女性向题材撬动职业杠杆。
《似锦》截图
比如正在热播的西嘻影业出品宅斗剧《似锦》中,男主郁锦在迎娶女主姜似后疯狂输出“男德教条”,让姜似不必“做谁的夫人”而永远都做姜似,男主一届皇子反倒乐意抹去姓名成为“姜家女婿”。
同一片方出品的仙侠剧《神隐》中,上神之子的男主古晋与男二妖皇鸿奕双双为追爱愿意入赘。鸿奕的扮演者李昀锐在《九重紫》中,同样立着爱妻人设的典范,并且通过该剧的CP热度与热播,在接下来的新剧《冰湖重生》中荣登一番男主地位,可见坚持在这条赛道走下去,加成确实不小。
为顺应女性意识的觉醒,偶像剧逐渐走向女本位,去年古偶剧《流水迢迢》开播剧情就因“虐女”引起不小争议,但在流行起来的大女主宅斗剧中,“托举”女主事业与感情、懂得“爱女”的娇夫,才有机会站上女观众梦寐以求“X月男友”的争霸擂台。(现实题材女权,偶像剧爱女,谁才是真正的女本位?)
比如与李昀锐相似的情况,张凌赫在首度以一番男主担纲偶像剧《爱你》在2月播出时,就因为诠释了年轻高学历颜霸中医温柔追妻的故事,得到了不错的反响。选角公司副导演大易告诉小娱,“一番男主有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平台至少接下来还会继续给他机会尝试相同体量或者更大体量项目的男主。”
当剧内“爱女”人设延续到剧外,剧中“娇夫”的男演员们在剧外继续争做“赘婿”。半个月前#张凌赫丁禹兮何与包场嘘国王在冬眠#在微博热传,被嘲“赘婿争宠”,意指这些男演员都是因为与虞书欣合作偶像剧才被带火的“赘婿”。
这种甘居流量女演员主演的女频剧二番男主之位的男演员,同样在剧外营业状态下被指“赘婿”。年初古装剧热播期,白鹿主演的《白月梵星》与杨紫主演的《国色芳华》分别也为二番男主敖瑞鹏与李现带来了不错的热度,敖瑞鹏与白鹿营业时走非常听女方话的“驯猴”路线,李现做杨紫的二番男主更是继《亲爱的,热爱的》之后“二度入赘”。
对于男演员来说,进入女频大女主剧集,并不意味着必须是一番,而是能否在女演员的光环下完成一次“爱女角色”的亮相。男演员以“赘婿”、“娇夫”、“情绪依附点”存在,看似边缘,实则是观众嗑点的重心之一。
AI作图 by娱乐资本论
“这类角色的判断逻辑很清楚,不要求你多强,只要你能衬得起女主、情绪上顺着她,就能赢得观众。”影视公司制片人新悦表示,“男演员来演这种角色,既没有负担,也容易出效果,尤其适合正在上升期,需要累计热剧、爆剧经验的男演员。”
流量女演员容易长红,流量男演员多为“当月昙花”,想要维持男演员们的这种“花期”,找对有CP感、肯带飞自己的流量女演员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