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许久,国民综艺《向往的生活》重启回归,本以为会再度掀起一波 “田园治愈” 热潮,然而节目播出至今,整体热度却始终不温不火,甚至频频陷入争议。多次登上热搜的话题里,并非往日的温馨名场面,更多的是观众对嘉宾状态的吐槽,其中黄磊 “摆烂” 的说法更是引发广泛讨论。

在观众的印象中,从前的《向往的生活》里,黄磊是厨房里的 “魔法大师”,总能用简单的食材做出一桌美味,和何炅一唱一和撑起节目的温馨氛围,彭昱畅也凭借真实接地气的表现圈粉无数。但重启后的节目里,这三位核心嘉宾的状态肉眼可见地 “下滑”。有网友直言,黄磊完全没有了过去筹备食材、精心烹饪的热情,常常显得敷衍又疲惫,仿佛只是在 “完成任务”;何炅的控场也少了往日的自然灵动,彭昱畅的镜头更是平淡无味,丝毫没有从前的鲜活感。
“如果不想好好做,就别重启!” 不少老粉丝直言失望,他们怀念的是节目最初的模样 —— 一群人在田间劳作、围坐吃饭、谈天说地,满是烟火气和治愈感。但如今的节目,早已偏离了当初的轨道,而这背后,是节目组明确的 “功利性” 目的。据悉,此次重启并非因为舍不得节目与观众,而是想借助综艺的热度,带动主创团队在话剧领域的工作。当综艺变成了 “话剧宣传工具”,内容自然要为新的目标服务,原本的田园生活模式被打乱,加入了大量与话剧相关的环节,风格突变的节目,自然让习惯了旧模式的观众难以接受。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种 “忽视观众感受” 的操作,在如今的内娱并非个例。很多节目一开始靠着精准的定位和优质的内容吸引观众,积累了口碑与人气,但后续发展中,却逐渐背离了观众的期待。就像《向往的生活》这次改版,主创团队和节目组完全没有提前做观众调研,没有询问老粉丝是否能接受新的方向,而是凭着自己的需求擅自调整。在他们眼中,节目能否继续办下去,关键不在于观众是否满意,而在于招商数据和收视率 —— 只要有商家愿意投资,有足够的播放量,即便引发吐槽,下一季依然能提上日程。

这种 “重利益、轻观众” 的心态,正在慢慢消耗着内娱综艺的生命力。观众或许会因为情怀给节目一次机会,但绝不会一直为敷衍的内容买单。《向往的生活》此次遇冷,其实是给所有内娱节目组提了个醒:没有观众的支持,再热门的 IP 也会走向衰落。如果始终抱着 “数据至上” 的想法,忽视观众的真实需求,那么即便能靠流量短暂维持,最终也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