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杨桃

光环碎裂后的真相图景

2025-11-04
一、录音惊雷:光环碎裂后的真相图景
2025 年 10 月,编剧古二曝光的七段录音犹如深水炸弹,让《繁花》的华丽幕布下藏着的暗涌彻底浮现。录音中,王家卫对唐嫣、陈道明等演员的私下评价与公开称赞大相径庭,秦雯自曝《流金岁月》剧本台词错配却归咎枪手,更提及靠人脉摆平袭警风波的特权往事。这场由私密对话引爆的舆论风暴,本质是行业权力结构失衡的集中爆发。
更值得深思的是事件源头:古二自称深度参与《繁花》商战主线创作,却仅获 “前期责任编辑” 署名,月薪最高 6000 元却要兼顾导演生活事务,最终因过劳加重渐冻症病情。当剧组以 “自行离组” 否认其编剧身份时,个体创作者在行业权力体系中的弱势地位显露无遗。
二、权力失衡:影视工业的结构性沉疴
录音风波揭开的,是长期存在的 “导演中心制” 霸权。王家卫那句 “我的剧本是时间,不是纸上的文字”,在现实中沦为权力的幌子 —— 秦雯透露,自己撰写的人物小传与剧情常被导演即兴删改,李李一角的复杂内心戏因 “美学优先” 被简化。这种 “导演作者论” 的极致化,让编剧沦为 “高级打字员”,创作价值被严重稀释。
资源分配的暗箱操作更触目惊心。秦雯将刘诗诗角色的经典台词转给倪妮,面对质疑仅以 “剧本已定稿” 搪塞,而王家卫一句 “倪小姐也不需要找” 的表态,暗示着演员权重对创作的干预。这种失衡并非个例:2023 年某主旋律大片就曾出现导演压缩初期编剧署名的情况,与此次事件如出一辙。
制度缺失则让权利侵害有机可乘。相较于美国编剧工会(WGA)明确的字数贡献标准与仲裁机制,国内既无统一的权益保障规范,也缺乏第三方维权渠道。当署名权、稿酬分配全凭 “行业惯例”,创作者维权只能沦为孤勇之战。
三、破局之路:在规范与艺术间寻找平衡
王家卫的沉默成为争议焦点。这种 “以不回应应对危机” 的公关策略,实则是特权者对责任的逃避。但时代已然改变,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与行业反思的涌现,让 “沉默特权” 难以为继。正午阳光等头部公司引入的 “Showrunner” 制度,让编剧参与决策与剪辑,正成为权力再分配的积极尝试。
真正的破局需要制度护航。建立类似 WGA 的行业工会、明确创作贡献量化标准、设立独立仲裁机构,才能让编剧权益从 “道德呼吁” 变为 “法律保障”。正如影评人所言:“艺术自由不能凌驾于劳动合同之上”,导演的艺术追求与编剧的劳动权益本应并行不悖。
《繁花》剧中曾说:“商场上翻脸不认人的,叫规矩。” 但影视行业不该延续这样的 “规矩”。录音风波留下的不仅是大师滤镜的破碎,更是对行业生态的警示 —— 唯有让每一份创作都得到尊重,每一项权利都得到保障,才能培育出真正扎根土壤的艺术繁花。

最新文章

谁能为年度 500 亿目标注入动力​

电影

 

阅读18164

绝境中的生命救赎​

影视

 

阅读16366

影坛迎来三部风格迥异的佳作同步上映

电影

 

阅读10518

11 月中旬的电影市场热闹非凡

电影

 

阅读14527

从市井温情到诗意漫游,三部佳片各有千秋​

影视

 

阅读13645

冀ICP备20240902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