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杨桃

荣耀事未了,赵明拂衣去

2025-01-20

当时,摆在荣耀面前就两条路,要么像其他品牌期望中那般倒下,要么向死而生。而在赵明的带领下,荣耀迅速与AMD、高通、英特尔、联发科等供应商恢复供应协议,确保了自身的生存。

可以说,如果没有赵明,以及众多经销商,荣耀几乎不可能完成”死而复生”。

正是在核心团队和这批经销商的坚持下,荣耀才得以在市场中保持”存在感”,哪怕芯片短缺,哪怕缺货成灾,荣耀与用户之间仍维系着纽带,为品牌的复苏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可以说,如果没有布局线下,仅靠线上,那么荣耀恐怕早已因为库存断裂、品牌吸引力消退,陷入被遗忘的尴尬局面,沦为其成立之时市场上那数百个曾努力生存,最终却未能活下来的手机品牌之一。

而赵明给荣耀打上的另一个烙印是高端市场。

如果说,活下去是荣耀曾经的”当务之急”,那么高端及出海,则是除上市之外,荣耀的两大终极挑战。

完成了”活下去”的目标后,荣耀以生死线为起点,开始了真正的向上攀高。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赵明在解题这条路上,既有值得肯定的成绩,也留下了些许遗憾与未尽之处。

独立四年,撕掉荣耀旧标签

新荣耀的重要职责,赵明一开始就揽在了自己身上。

荣耀独立初期,有媒体曾问过找赵明,高端是由市场部门统一负责,还是产品部门有团队负责?对此,赵明给出的回答是:”这边是我全权负责,这个事情一定是CEO的工程。”

然而,想要实现这一点,道阻且艰。荣耀过往华为子品牌、互联网品牌的定位,深深地烙印在品牌之上。

一方面,作为互联网品牌,荣耀承接了太多中低端市场,品牌调性比当时的小米好不到哪儿去;另一方面,荣耀属于华为的用户心智根深蒂固,虽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其卖货,但长期来看,活在华为的阴影下,荣耀就做不成自己。

想要活出自己的模样,荣耀就不得不连带着曾经的”血肉”,撕扯下粘连在品牌骨子里的标签。

然而,从内部结构来看,荣耀独立初期的数千名员工几乎全是华为”原班人马”。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软件系统,荣耀的高端产品都难掩华为Mate与P系列的影子,显得既熟悉又带着些许”继承”的痕迹。

对此,身为理工男的赵明,似乎相信”技术改变世界”。他曾透露,荣耀刚独立时,公司总人数接近8000人,而后来光是研发人员的数量,便已超出了这一数字。而这,也让荣耀此后不断将护眼、电池、折叠屏、AI等领域,变成自身的标签。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荣耀在折叠屏赛道上的进击。近些年,荣耀在折叠屏领域投入巨大,尤其是在”轻薄”这一特性上,荣耀几乎重新定义了赛道标准,并一度拿下了不少折叠屏市场份额。

只是,在折叠屏这条战线上,赵明与荣耀虽赢了,但赢得并不彻底。

荣耀押注折叠屏之时,出货量倍数级增长的折叠屏,还是智能手机市场共同的希望所在。而赛道内部竞争则极为激烈——光围绕铰链这一折叠屏核心专利,品牌之间都曾展开过多轮碰撞。

这场仗,短期来看,荣耀是打赢了的。

根据多位荣耀渠道商回忆,荣耀Magic V2发售时,用户排起了长龙,并愿意为此支付溢价——那一季度,荣耀Magic V2销量位居中国横向折叠屏市场第一。而IDC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荣耀仍以21.9%的折叠屏市场份额,排名国内第二,仅次于回归后的华为。

然而从长远来看,折叠屏的押注,似乎并未从牌桌上赢走期望中的筹码。

2024年7月,赵明在发布荣耀Magic V3和Magic Vs3时,坦言荣耀在折叠屏领域的累计亏损已经高达二三十亿元。

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一个公司感到沉重。而荣耀之所以愿意重注,根本逻辑在于: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规模效应的提升将促使生产效率提高,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最终通过价格优势切入更广泛的主流市场。基于这个设想,荣耀曾将直板手机视为主要竞争对手,期待突破折叠屏的”小众”圈子,走向更大的市场。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机行业逐渐意识到,折叠屏依然只是一个垂直且小众的市场。市场容量远不如最初预期的那么庞大,根本无法大规模取代传统的直板手机。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已同比下滑,预计2025年仍将持续下滑——押注折叠屏的荣耀,未等来市场的爆发。

AI,则是赵明执掌下,荣耀另一条投入甚高的技术战线。如今,高喊”手机自动驾驶”的荣耀,正处AI手机的风口浪尖。去年10月的新品发布会上,赵明更是贡献了荣耀生涯最后一个”明哥名场面”——仅凭一句话,让AI点了2000杯瑞幸咖啡,并刷爆了互联网。

然而,放眼技术层面,AI手机仍显得更多是渐进式的提升,而非革命性的突破,亦不足以引发下一轮换机潮。尽管荣耀在AI方面投入巨大,但市场对AI手机的反应则依然是”温吞水”,要想其对销量带来实质性提升仍需时日。

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荣耀国内市场份额分别排在第三、第四、第三位,而第四季度则被归类为”其他”,被挤出前五的牌桌。

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荣耀过于执着于高端与出海,却忽视了多品牌布局和互联网引力这一关键竞争力所致。赵明或许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才于2024年年底推出荣耀GT品牌,意图重拾互联网赛道,但其后续走向也已与赵明无关。

归根结底,荣耀独立之后,赵明尽可能撕掉了荣耀此前的标签,使其逐渐成为新的自己——从曾经活在华为的阴影里,到去年所谓的”耀耀领先”。

最新文章

网传《谍报上不封顶》即将开机

电视剧

 

阅读15164

《谍报上不封顶》导演张开宙实力令人安心

电视剧

 

阅读16090

肖战领衔主演《藏海传》正在热播中

电视剧

 

阅读13162

《藏海传》肖战扮演的藏海身负血海深仇

电视剧

 

阅读13991

肖战主演《藏海传》偏执匠心杀来

电视剧

 

阅读11932

冀ICP备20240902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