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食品安全话题被翻炒
麻六记回应称合法合规生产销售
麻六记舆情汹涌,过往的食品安全话题再被翻炒。2月8日,#315曾点名麻六记酸辣粉#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
据了解,该话题的起因是,2023年3月15日,中国食品安全网曾发布10款酸辣粉测评称,麻六等品牌的酸辣粉除了红薯粉外,还添加了木薯粉、厥根粉等其他淀粉,但以红薯淀粉为卖点强调粉条的品质,而红薯淀粉的售价约为木薯淀粉的2倍。此外,该测评在麻六记、李子柒等品牌的酸辣粉中发现了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铵,虽然国家层面允许在粉丝、粉条中添加该物质,但该报道称过量食入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等危害。
对此,2月10日,麻六记回应称,麻六记所有产品均具有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合法合规生产销售,不信谣不传谣。根据麻六记酸辣粉的配料表,其配料表前四位为饮用水、食用甘薯淀粉、木薯淀粉、蕨根淀粉,并未隐瞒产品中包含木薯粉的情况。
麻六记还发布视频称,“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麻六记高管每日雷打不动召开晨会保门店运营,越是困难的时刻,越是稳步前行……持续优化产品推陈出新,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需求……2025年麻六记酸辣粉店将拓展300家”。麻六记还在视频中表示,麻六记各大门店均在有条不紊地正常营业。
截图自麻六记官方账号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自汪小菲和张兰抖音账号被封后,麻六记多地的门店账号开启直播带货。此事引发热议,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2月10日晚,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在微博回应此事称,抖音欢迎每一个认真做产品的商家和个体,直播可以更好地向用户展示产品与服务,抖音倡导商家通过店铺直播直接与消费者沟通,像麻六记这种借助品牌自播实现销售的模式,平台是欢迎和支持的。
李亮还表示,对抖音电商而言,店播是主流,平台上开启店播的中小商家数量远超依托达人直播带货的商家。
微博截图
麻六记酸辣粉主要靠阿宽食品代工
阿宽食品业绩将受到此波舆情影响?
作为麻六记最主要收入来源的酸辣粉,主要依靠的是第三方代工生产,新三板上市公司阿宽食品为其主要的制造商。
阿宽食品披露的财务数据,也揭露了麻六记的酸辣粉销售额确实是在2022年开始明显上涨的。
麻六记向阿宽食品定制采购的食品主要是酸辣粉和重庆小面。根据阿宽食品此前递交的上市申请书,2020年-2021年,麻六记未曾出现在阿宽食品前五大客户的名单中。2022年起,麻六记跃升为阿宽食品的第一大客户,2022年,麻六记向阿宽食品采购方便食品的金额为5034.51万元,其中下半年采购金额为3441.62万元;2023年,这一数字上升至1.74亿元,同比增长了245.65%。
阿宽食品尚未披露麻六记2024年的采购情况,而根据2023年的数据,麻六记的采购金额占阿宽食品收入的13.36%,这也意味着,麻六记收入一旦明显下滑,将很有可能对阿宽食品造成影响。
2月10日,南都湾财社记者向阿宽食品了解麻六记此次风波对企业的影响,阿宽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不便接受采访。
观察
没有了张兰带货、大S话题引流
麻六记还会受资本市场青睐吗?
麻六记在诞生第三年的时候被传出有意IPO,南都此前报道,2023年11月,彭博社称,麻六记计划最早2024年在香港上市,并已经与招银国际、华泰证券就筹备上市事宜接触。不过,麻六记当时否认了上市传闻。
如今,失去了“左膀右臂”,麻六记的未来显得更加模糊,民众和资本市场会给予其青睐吗?
在餐宝典研究院创始人汪洪栋看来,在线上端,很多网友都是冲动消费,同时也有很多消费者,是受到大S汪小菲的故事、张兰过往女强人的形象影响,选择购买麻六记。现在张兰、汪小菲账号被封禁,再加上大S已经离世,他们想要再借大S的相关话题带货已经没有可能了,“而抛开这些,麻六记的酸辣粉本身还有什么优势吗?靠代工卖产品,本身营销也不出彩,如果没办法挖掘出新的卖点,麻六记在线上就会变得很困难了”。
汪洪栋进一步告诉记者,目前麻六记似乎已经在采取一些诸如示弱的公关策略,也许能争取到一些摇摆不定的群体,本身汪小菲并未遭到像张兰一样程度的指责,在此次舆情中,更多网友是不满张兰的表现,而对汪小菲则有多种看法和态度,网友对其差评还不到对张兰的程度,因此未来的发展情况还不太明晰。
至于线下门店的情况,汪洪栋表示,麻六记在线下餐饮门店受到的影响较小,主要是麻六记餐厅中包含的张兰、汪小菲元素较少,与张兰、汪小菲的捆绑较小,再加上菜品口碑不差,门店数量也不多,暂时不会被波及。
按照麻六记的说法,其计划在今年将麻六记酸辣粉店开拓300家。目前“麻六记酸辣粉”在全国拥有门店约59家,在线上销售渠道遇阻、张兰形象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麻六记酸辣粉还能在一年内开出两百多家门店吗?
图源麻六记酸辣粉官方公众号
多名业内人士都认为这个目标极具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