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杨桃

东方镜像:《凡人修仙传》如何重构古典神话精神

2025-08-01

         在“国潮”复兴与文化自信崛起的双重语境下,《凡人修仙传》以东方奇幻为载体,通过对古典神话精神的创造性转化,构建了一个既扎根传统又回应现实的修仙宇宙。该剧从《山海经》的异兽图谱到《庄子》的逍遥哲学,从《聊斋》的鬼怪叙事到武侠文化的江湖道义,完成了一次对中华文化基因的深度解码与现代重构。

         剧中核心法宝“虚天鼎”的设计,暗合《山海经》中“昆仑之墟”的宇宙观。其九层塔结构对应着修仙界的九重天阶,而每层禁制中封印的妖兽,则是对《山海经》异兽的视觉化再现。但与传统神话中“神兽镇世”的叙事不同,韩立对虚天鼎的争夺始终秉持“工具理性”——他既不崇拜鼎中神力,也不追求“人鼎合一”的境界,而是将其视为突破境界的资源库。这种“去神化”的处理,解构了古典神话中“神器即真理”的权威叙事,赋予凡人以主体性尊严。

         南宫婉修炼的“素女轮回功”,则是对《庄子·逍遥游》中“小大之辩”的隐喻。其功法导致的“沉睡-觉醒”循环,象征着修仙者对“长生”执念的反思。当南宫婉在沉睡中梦见凡人生活时,她开始质疑:“修仙千年,竟不如凡间一载?”这种对“仙道至上”的解构,与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哲学形成跨时空对话,将修仙叙事提升到生命存在论的高度。

         该剧将武侠文化的“江湖”概念移植到修仙世界,创造出独特的“修仙江湖”生态。黄枫谷弟子间的“灵石借贷”、天南交易会的“以物易物”、星海商盟的“跨域贸易”,这些场景构建了一个基于利益交换的修仙经济体系。韩立与辛如音的炼器合作,与紫灵仙子的虚天殿同盟,均以“契约”为纽带,而非传统武侠中的“义气”或“恩情”。这种“利益共同体”的叙事模式,既保留了江湖的侠义底色,又注入了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

         剧中“正魔大战”的设定更具深意。表面看是正道与魔道的理念之争,实则是不同利益集团对修仙资源的垄断与争夺。韩立作为“第三方势力”,其“浑水摸鱼”的战术选择,恰是对江湖“非黑即白”二元论的颠覆。当他在乱星海建立“青元宫”时,制定的“不问正魔,唯论因果”门规,更是将江湖道义升华为“程序正义”的现代法治思维。

         《凡人修仙传》在视觉呈现上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剧中“小极宫”场景设计,以宋代青绿山水为底色,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将《千里江山图》动态化,使冰川、云海、灵泉等元素在三维空间中流动,创造出“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而“血色禁地”的特效制作,则借鉴了敦煌壁画的矿物颜料质感,将毒雾、妖藤、骸骨等元素渲染出“既真实又超验”的视觉张力。

         该剧对“修仙法术”的呈现更具创新性。韩立施展“风雷翅”时,特效团队将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斗拱结构”转化为能量流动的轨迹,使法术攻击兼具建筑美学的韵律感。而南宫婉的“素女剑阵”,则通过水墨动画与粒子特效的结合,将《庄子·说剑》中“示之以虚,开之以利”的剑道哲学可视化,实现了“武打”向“武舞”的审美升华。

最新文章

《731》上映时间传闻不断,片方强调以官方发布为准

电影

 

阅读14229

《利剑・玫瑰》收视三连跌

电视剧

 

阅读16058

从千万粉丝到信任崩塌:旺仔小乔替身风波始末

娱乐

 

阅读13082

王玉雯的 “发小” 说:艺术附中同学录里的社交密码

明星

 

阅读16213

东方镜像:《凡人修仙传》如何重构古典神话精神

电视剧

 

阅读19607

冀ICP备20240902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