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4 日,大型人文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在湖南卫视、芒果 TV、金鹰纪实卫视同步开播。这部由湘、新、甘三省宣传部联合出品、耗时三年打磨的作品,是近年首次系统展现左宗棠收复新疆伟业的影像力作,更是礼赞民族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雄浑史诗。
纪录片以 1880 年初夏左宗棠 “舆榇出征” 的震撼场景开篇 —— 年近七旬的统帅拖着病体,将大本营从甘肃肃州前移 1500 里至新疆哈密,随行的黑漆棺材彰显 “不收复全域绝不生还” 的决绝。这一镜头恰是作品精神缩影:在国家主权岌岌可危的晚清,这位湖湘儒生大帅以 “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 的气概,完成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首次从外国侵略者手中收复大面积领土的壮举,为中华民族保住 166 万平方公里国土,约占当时清朝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创作团队以 “考古学般的严谨” 与 “电影级的叙事” 构建多维度历史图景。为还原 19 世纪西北边疆风貌,剧组依托芒果大模型训练清代人物场景微调模型,通过超高画质 AIGC 技术精准再现历史场景,既满足年轻观众对视觉美感的需求,又恪守 “每一头衔、每一处地点、每一个时间点都详细考证” 的学术标准。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让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等军事战略的呈现,既有粮草转运、路线选择等细节考据,又不失战场博弈的戏剧张力。
纪录片叙事视野突破单一人物传记局限,呈现百科全书式格局。它将收复新疆置于复杂局势中考量:既有朝堂 “海防” 与 “塞防” 的激烈论争,又有英俄帝国幕后博弈;既展现湘军浴血奋战,也记录新疆各族人民 “摆脱外来侵略、回到祖国怀抱” 的期盼。多线交织中,李鸿章的务实妥协、刘锦棠的骁勇善战、郭嵩焘的外交斡旋等人物群像次第展开,构成风雨飘摇年代的历史拼图。
作品塑造左宗棠 “民族英雄” 形象时,未回避其复杂人性。镜头既捕捉他面对领土问题 “不回旋、不徘徊” 的刚毅,也展现他为妻子写祭文的柔情、为挚友刘典料理后事的悲恸。这种多面性刻画让英雄形象更立体。片中引用其对联 “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彰显这位洋务运动推动者的视野早已超越军事胜利,延伸至西北近代工业、生态环保(如广植 “左公柳”)等长远建设。
在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节点,纪录片的播出意义深刻。它还原了中国近代史上捍卫领土完整的光辉一页,揭示出真理:正是有左宗棠这样 “苟利国家生死以” 的志士,中华民族才能在磨难中挺立。当观众通过高清影像看到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的场景,便能更深理解:爱国情怀与英雄足迹,永远是民族复兴的精神火炬。
每周一至周四 19:30,让我们共赴这段历史,触摸民族不屈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