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影视佳作中,《一战再战》凭借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尤其是影片尾声处的追车戏,堪称经典,足以载入影史。 
 
这场追车戏的舞台选在了加州沙漠深处,一条波浪般起伏的公路为剧情增添了天然的张力。三辆车如同孤舟,在这片 “凝固的波涛” 间穿梭,时而奋力冲上坡顶,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天际,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时而又骤然坠入谷底,瞬间从视线中消失,悬念感十足。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TA)极具巧思地利用了这片天然地形,取代了传统追车戏中常见的人工路障,公路的每一次起伏都恰到好处地为悬念铺垫,让观众的心始终跟着剧情悬在半空。更精妙的是,摄像机被压得极低,这种拍摄角度让观众仿佛置身驾驶座,能真切地用身体感受车辆的每一次起伏,与主角一同经历这场充满未知的逃亡,沉浸式体验拉满。
而这场追车戏最独特的地方在于 “克制”。它没有一味追求速度与激情的升级,也没有用频繁的爆炸和激烈的冲撞来持续轰炸观众的感官,整个过程安静到只剩下引擎的轰鸣声。但就是这简单的引擎声,与配乐中急促的鼓点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感,比直白的视觉冲击更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除了精彩的追车戏,《一战再战》在类型融合上也展现出极高的水准。很少有电影能像它这样,将动作、悬疑、喜剧、惊悚等多种类型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在紧张与松弛、混乱与秩序、严肃与荒诞等看似矛盾的元素之间,影片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构建出一个既让观众屏息凝神,又能让人会心一笑的独特世界。这部作品既延续了导演 PTA 一贯的作者印记,彰显出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又在风格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对大多数影迷而言,“PTA” 这个缩写远比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更加亲切。如今 55 岁的他,早已凭借《不羁夜》《木兰花》《血色将至》等一部部优秀作品,在影坛奠定了坚实的地位,更是罕见地集齐了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影人,其艺术成就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
不过,相较于辉煌的艺术成就,PTA 过往作品的商业表现相对平淡。而新作《一战再战》,则堪称他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突破。这部大片集结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西恩・潘、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等一众奥斯卡级别的演员,强大的演员阵容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同时,影片的制作成本区间在 1.3 亿至 1.75 亿美元,如此高的投入也充分展现了其背后团队的商业雄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目前,《一战再战》的全球票房已超 2 亿,成功创下 PTA 所有作品的票房新高,商业上的成功不言而喻。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战再战》还是首部引进中国内地院线的 PTA 作品。大银幕的呈现方式,让影片独树一帜的电影美学得到了充分释放,内地观众得以在影院中沉浸式感受这部佳作的魅力。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 10 月 29 日零点,该片的内地票房已突破 4000 万元,这样的成绩在同类引进影片中表现良好,也证明了 PTA 作品在内地市场的吸引力。
《一战再战》无论是在艺术表达还是商业表现上,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无疑是近年来影视界的一部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