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臧健和的父亲也早早离开她们母女,她从小就耳濡目染母亲如何扛起家庭,才会决定毫不畏惧地重走这样一条路。这才是母女情深的关键连接,也是她将水饺视为精神支柱的核心。如此两代女性精神上的交棒,在电影中竟然全无交代,让片尾“献给天下母亲”的致敬显得无从落脚。

《水饺皇后》剧照。
电影中无关紧要的细节还原也显得多余。比如自传中忆述她走在街上不敢抬头,落魄之际向女儿撒气,几夜不睡改良饺子皮,以及与酒楼工伤官司胜诉后,仅收下赔偿金而退回补发工资,因为“要讨回的是尊严不是钱”的举动,都被保留。穿插在一起,让臧姑娘的形象时而悲情,时而暴戾,时而像个工作机器,时而又伟大得不合时宜。苦难叙事与英雄主义的割裂,让人难以相信,这位“水饺皇后”,确实是白手起家的真实人物。

苍白的时代变迁
做无牌照小摊贩占道经营时,臧健和的确遇到过一位帮助她的警察。这位见她繁忙劳碌,巡逻时常常放她一马的警察,直至晚年她都屡屡提及。她感念这位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冒着丢工作风险,对她的慷慨袒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