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杨桃

10 月 16 日全国公映后,这簇凝聚着初心与正义的火种,必将在更多人心中燎原。

2025-10-14
当追光聚焦舞台中央,嘉宾合力推动推杆的瞬间,电影《火种》的首映礼在北京完成了一场跨越百年的精神点火仪式。这部由陈剑飞执导、耗时五年打磨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凭借富大龙与姜武的巅峰对决、双时空叙事的大胆创新,让首映现场的掌声与热泪交织成信仰传承的共鸣。
影片最震撼的张力来自两位戏骨的演技碰撞。富大龙塑造的李大钊打破了符号化桎梏:为贴近角色减重 10 斤的清瘦身形里,藏着振臂演讲时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的铿锵力量,伏案教子时的温柔目光又让英雄回归平凡。导演陈剑飞盛赞其 “达到表演天花板”,而富大龙亲手创作的片尾童声词曲,更显创作诚意。姜武则以 “沉默藏狠劲” 诠释反派吴郁闻,北洋时期的嚣张与 1951 年的瑟缩,仅靠走路姿态的变化便精准呈现,街头监视时摩挲袖口的小动作,将阴狠与慌乱藏于无形。两人对峙片段播毕,全场掌声雷动,印证了 “眼神对决胜过真枪实弹” 的感染力。
叙事创新让红色题材焕发新生。影片采用 1919-1927 年与 1951 年双时空交织结构:一条线铺展李大钊在 “白色恐怖” 中播撒革命火种的历程,另一条线聚焦公安干警百日缉捕真凶的绝密行动。狱中手稿化作追凶线索,旧时逮捕令成为审判铁证,这种设计让 “信仰播撒” 与 “正义降临” 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为还原历史质感,团队查阅数百份文献,复刻北平街巷风貌,连棉袍纹理都力求精准,让观众得以 “触摸” 百年前的峥嵘岁月。
首映礼上的代际对话更显深意。李大钊嫡孙女李乐群动情表示,影片实现了 “与祖父的跨时空对话”,印证了创作的历史真实性。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们在看到李大钊护佑学生时挺直腰板,散场后追问 “火种是什么”,家长一句 “火种就是好日子” 的回答,恰是影片教育价值的生动注脚。
正如总制片人武姝彤 “左肩责任、右肩使命” 的创作信念,《火种》以光影为桥,让信仰之火穿越百年。10 月 16 日全国公映后,这簇凝聚着初心与正义的火种,必将在更多人心中燎原。

最新文章

全球首个 AI 生成电影专属电影节 ——OMNI 1.0 电影节在澳大利亚启幕

影视

 

阅读15050

10 月 16 日全国公映后,这簇凝聚着初心与正义的火种,必将在更多人心中燎原。

电影

 

阅读13255

烟火气里的文化传承

电影

 

阅读16381

“洗白” 触碰历史认知红线​ ​

娱乐

 

阅读12077

以老派的 “真诚” 在头部档期突围,成为征服观众的必杀技。

电影

 

阅读12656

冀ICP备2024090282号-2